与蒲公英一起走过的日子初三作文
与蒲公英一起走过的英起日子初三作文
小时候,我经常问妈妈:“妈妈,走过蒲公英是初作什么样子的?别的小朋友都说它会飞,真的英起吗?”妈妈温柔地笑着说:“对,因为它是走过梦想的种子,它要带着梦想飞!初作”“梦想的英起种子?”我疑惑地挠挠头,“到底是走过什么呢?”从此,蒲公英再也飞不出我幼小的初作心。
我似乎对蒲公英有一种神秘的情感。不管在哪个地方见到它,走过我都会有一股莫名的初作兴奋。总会吹口气,英起把那毛绒绒的走过丝絮吹向远方,总会想象着它带着我的初作梦想一起飞翔……
七岁的时候,懵懵懂懂。有几个小伙伴,和我一起在山坡上玩耍,突然,一个小朋友看见了一株蒲公英,惊喜的大叫:“快来看呀,这花上好多的降落伞1”我们都凑过去看了看,一个小朋友伸手就去抓,我连忙制止:“别碰,这是梦想的种子!”他们愣了愣,随后便一起地哈哈大笑起来,一边嘲笑道:“你不会是发烧了吧!白天说什么胡话呢?”说完后,又伸手去抓,我挡在前面,不准他们碰,他们话不多说就把我推倒在地了,抓起蒲公英就揉了一个乱七八糟,我扑上去就和他他打起来了。幸好有大人发现了加以阻止,我们才住了手,回到家,妈妈数落我好一顿,可我认为我自己沒错。
这件事以后,我再也没有和別人一起去那儿看蒲公英了。每次看着那随风飘飞的蒲公英,我经常会呆呆的想:“它真得会带着梦想的种子去飞翔吗?可是它到底能飞多远呢?”
不知何时,门前竟悄悄长出了几株蒲公英,我惊喜的'大叫!几个月后,竟然还冒出了一朵朵小小白绒,眼看着它们被风轻轻地吹向远方……我心中一股喜悦感涌上心头。另一天,我想去看望一下我的小宝贝,却不见它们的踪影,只剩下又脏又乱的土地。我扯着嗓子大叫:“妈妈!蒲公英呢?”妈妈平静的回答:“哦,或许是谁家的牲口糟蹋了吧。”我听见了,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劈中我!伤心的跑到房间,大哭了一顿。心里还是有一股伤感。怀着对蒲公英的愧疚,沉沉地睡去了!
又是一天,清晨,正准备呼吸一下新鲜空气,却惊奇地发现,在那个地方又长起了一株蒲公英,大概是不想放弃那梦想吧!我心中突然有一份坚定的信念——它,就是梦想的种子!
妈妈的一句话,很可能是无意中的一句话,却被那时懵懂的我深深铭记在心,伴我走过了无数个清晨与黄昏!我一定会让这颗种子,长成茁壮参天的大树,开出一朵朵耀人眼球的鲜花……
(责任编辑:小初高作文)
-
1、人生在世,追求的无非幸福和快乐两样东西,而真正通向幸福和快乐的道路,不是岁月的累积,也不是执著地追求,而是珍惜我们所遇到的每一个人,每一件东西,每一份善缘,处处为人着想,在帮助别人的同时,享受生活 ...[详细]
-
随着法律观念的日渐普及,我们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,正常情况下,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。那么合同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?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。合 ...[详细]
-
本篇读后感《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泪流满面读后感范文500字》由读后感大全整理,仅供参考。放暑假了,妈妈为了不让我疯玩,特地给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书,名叫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泪流满面,我刚看了几页,就被深深地吸 ...[详细]
-
在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。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?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?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,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。驳论文高中篇一对于寂寞,不同人 ...[详细]
-
我曾经在乡下住过一段时间。在一个偶尔的机会结交了一位知己。她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,一头飘逸的秀发,十分漂亮,是我的好玩伴。我们经常拿着书本,在长满胡子的大榕树下看书。老榕树叶子茂密,绿意盎然,叶缝中有 ...[详细]
-
事情到今天算算约莫着快九年了,但我依然忘不了当年发生了事情。由于那时我们家里没有人看孩子,我早早就被送到了幼儿园。虽然我还很小,但妈妈总时时叮嘱我什么是“危险”,比如不要到马路 ...[详细]
-
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,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,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,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。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?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?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,希望对 ...[详细]
-
都说人要把握生命,因为如果不把握好你就会后悔莫及。我看过一个故事,一个小孩被老师骂了几句,被老师辞去班上的职位。他不知道为什么,想不开跳楼自杀了。我看到这个故事想,这个人太自私了,他难道没有想过家人会 ...[详细]
-
我经历过的事,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。但有一件事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。那年我才四岁,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。路很长,爸爸开车累了,就把车子停在路边,在驾驶座上睡觉了。不一会儿,妈妈也呵欠连连。于是,她 ...[详细]
-
有关河南的成语成语中涉及现属河南地域的成语如下:【高阳公子】:高阳:地名,在今河南杞县。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【高阳酒徒】:高阳:古乡名,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,对刘邦自称“高阳酒徒 ...[详细]